硬度计的使用
(一)、试验前的准备工作
1、试样
(1)、试样的试面必须为光滑面,不得有氧化皮及外来污物,试验面的表面粗
糙度必须保证压痕对角线能精确的测量,一般Ra不得大于0.2微米。
(2)、在试样的制备过程中,应尽量避免受冷、热加工等对试样表面的影响。
(3)试样或试验层的厚度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的1.5倍,试验后试
样背面不应出现可见的变形痕迹,根据试样的厚度和预计硬度值可按下式选择适当的试验力F。
式中:F——待选用的试验力(kgf)
h——试样厚度(mm)
HV预——预计硬度值(kgf/mm2)
如果计算的试验力在二级试验力之间,那么应选用较小一级的试验力。
试验力选好后,转动变荷手轮(14),选择所需的试验力。
2、选择试台
本硬度计带有多种试台,都可安装在座标试台上,以适应各种形状试样的试验需要。
3、选择试验力保持时间
试验力的保持时间对黑色金属一般为12秒,对有色金属一般为30±2秒。用户也可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要求选用60秒或120秒。
4、物镜倍率的选择
当被测试验压痕对角线为:≤0.2mm时,选用40X物镜;
>O.2mm时,选用10X物镜。
当试面为球面或圆柱面时,应参照附录对硬度值进行修正。
(二)试验
1 )插上电源,打开电源开关。屏幕上出现界面,这时可以修改数据。
比如:硬度标尺(HV、HK)选择、硬度换算选择,保荷时间选择、灯光亮度选 择,按按键可达到要求。
2 )转动变荷手轮(14),使试验力符合选择要求,变荷手轮(14)的力值和屏 幕上显示的力值是一致的。 旋动变荷手轮(14)时,应小心缓慢地进行。在旋转到最大力5kgf 时,转动位置已经到底,不能继续朝前转,应反向转动;转到最小力值0.2kgf 时也应反向转动。
3 )转动转动头手把(15),使10×物镜(17)处于前方位置。将标准试块或试件放在座标试台(8)上,转动升降手轮(18)使试台上升,当试件离物镜(17)下端约8mm时,然后用眼靠近数显测微计(12)的眼罩观察。在测微目镜的视场内出现明亮光斑,说明聚焦面即将到来,此时应缓慢微量上升或下降试台,直至目镜中观察到试样表面清晰成像,这时聚焦过程完成。由于标准试块表面非常光洁,对初学者来说要寻找到试件表面是有一定困难,则你可以把试件翻过来(把粗糙面朝上),待寻找到试样表面后再翻回到测试面。
注:当测试不规则的试样时,要小心,防止压头碰击试样而损坏压头。
4 )将压头(9)转至前方位置,要感觉到转动头(16)已被定位,转动时应小心缓慢地进行防止过快产生冲击,此时压头顶端与聚焦好的试样平面的距离约为0.4~0.5mm。
5 )按加荷键,硬度计随之自动完成“加荷——保荷——卸荷”的过程,然后压头自动回到初始位置,显示区的最下面会出现“允许测量或加荷”。
警告:电机在工作状态时切不可再去移动试件或转动转动头,必须等待这次加卸荷结束后方可移动,否则会损坏仪器。
6 )将物镜转至前方,这时就可在数显测微计(12)中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,如果压痕不太清楚,可缓慢上升或下降试台,使之清晰;如果数显测微计(12)内的两刻线较模糊时,可调节测微目镜上的眼罩,这以每个人的视力所定。
7 )转动右鼓轮,移动目镜中的刻线,使两刻线逐步靠拢,两刻线重叠。
按清零键,这时主屏幕上的d1=数值为零,即为术语中的零位。然后才可在目镜中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。(每次开机必须重新对零位)
8 )转动右边鼓轮使刻线分开,然后移动左侧鼓轮,使左边的刻线移动,
当左边刻线的内侧与压痕的左边外形交点相切时,再移动右边刻线,使内侧与压痕外形交点相切,如图5.4。
按下目镜上测量按钮,对角线长度d1的测量完成;转动目镜(9)90°, 以上
述的方法测量对角线长度d2,按下测量按钮,这时屏幕显示本次测量的示值和
所转换的硬度示值,如果操作者对该点的HV值有疑问,可在3秒钟内,
按下“删除”键,将该点的数据删除再重新测试。